三角琴之整理
文 / Don Galt
譯 / 吳紅江
所有平臺鋼琴的一般原理都是一樣的。
磨損、壓實、收縮、膨脹使擊弦機部件發生連鎖反應。對於鍵盤、弦槌和擊弦機(這裏不討 論製音器),廠家提供了一套方法,讓我們通過 8 個 點(通常) 的調試抵消這種尺寸的變化。它們是: 1 ,觸鍵深度,或稱琴鍵行程; 2 、頂杆前後位置,圍繞鼓輪進行調整; 3 、震奏彈簧彈力; 4 、震奏杆頂端對頂杆頂端的相對高度; 5 、弦槌靜止位置到弦之間的行程,或稱擊弦距離; 6 、脫進或擒縱; 7 、弦槌回跌,或震奏杆升起的極限位置; 8 、托木。
這些編號專案是調整的最終階段。它們讓我們能夠重建原始的機械運行及間隙。但是,在開 始這些最後階段的調整之前,必須確定部件位置正確、運行自由,否則調整這些專案無益。因此,在這 8 個專案調整之前,有幾個點需要檢查,如必要需矯正。如下(此處討論原理,而非步驟):
鍵盤架的前、後檔要與中盤緊密、牢固地接觸。中檔上的鍵盤調節螺絲需要恰當調節,使它們在任何點都可以對中檔良好支撐,而且沒有使鍵盤框産生彎曲。它一旦設定就可以保證鍵深確定不變。
擊弦機上的全部螺絲均須上緊。
琴鍵必須運行順暢,無論在中銷釘處還是在前銷釘處。擊弦機的軸釘必須在運行順暢的公差範圍之內。弦槌軸架尤其重要。任何鍵銷和絃槌軸架軸釘處摩擦力的拖曳很可能使我們在進行編號專案的調整時,把我們帶入歧途。
弦槌的運行要使它擊弦的弧形軌迹在一個垂直的平面內。 調整的要圍繞對應弦進行。
聯動杆縫隙要根據震奏杆調整,震奏杆的調整要圍繞鼓輪進行。此三點要按順序檢查,避免反序進行。
現在開始旋轉調節螺絲、調整鐵絲等專案。
擊弦距離與琴鍵行程(鍵深)必須關係正確。如果擊弦距離過大,脫進和回跌無法在徹底下鍵前完成;如果鍵深過淺,脫進和回跌將在距弦很遠的位置發生。(對此問題的詳細探討及說明圖表參見 1973 年 4 期《鋼琴技師》 10-11 頁)因此:
1 、觸鍵深度 ,或琴鍵行程。每個琴鍵可以獨立于相鄰琴鍵自行設定,也不妨礙擊弦機功能。但是出於對外觀和演奏性能的考慮,需要保證鍵面水平。所以要首先平鍵面,然後一個個地調整鍵深。
2 、頂杆前後位置。頂杆必須與鼓輪保足夠距離,使其甚至在重擊之下都不會過早從鼓輪下滑出。蝶形彈簧的彈力要遠遠大於必須,摩擦力和脫進時頂杆彈簧的反向力會導致無效彈力。
3 、震奏彈簧彈力。在頂杆外揚的時候必須能夠支撐住弦槌。正確的彈力如此判斷:擊鍵之後,慢慢放開手指,弦槌被托木釋放,弦槌不是快速升起。
這裏有一個例子,過緊的弦槌軸架軸眼會引人誤入歧途。如果軸眼松,彈簧的彈力會使弦槌快速升起;如果軸眼緊,弦槌幾乎無法升起。
4 、震奏杆頂端對頂杆頂部的相對高度。這個空隙保障頂杆迅速重定於鼓輪之下或良好的複震。很明顯,如果震奏彈簧足以升起弦槌,此空隙是唯一的條件。
5 、弦槌行程(擊弦距離)由弦槌靜止位置時的高度決定,通過卡釘進行調整。這個調整專案要在步驟 3 和步驟 4 之後進行 ,因爲步驟 3 或步驟 4 産生的一些變化有可能導致弦槌升高或降低。
6 、脫進。 它防止擊弦過程中或擊弦過程後“噎”的發生,同時保障極弱演奏時良好的控制。
7 、弦槌回跌。既然在弦槌脫進之後震奏杆仍對其支撐(慢慢運行時),它的行程就必須受限,使其不能把弦槌頂到貼弦。在弦槌繼續上升時震奏杆首先接觸回跌螺絲。“接觸”可以被感知。震奏杆繼續上升,但是更加緩慢了,支點從聯動杆軸架軸孔變爲回跌螺絲。接著,頂杆因高出震奏杆而頂起鼓輪,上升更加緩慢,並且 很快 脫進發生,弦槌回跌直至鼓輪落到震奏杆上。所以,弦槌回跌後的位置比震奏杆接觸回跌螺絲時的位置還要接近琴弦。如果觸後的量過大,也就是說,對於擊弦距離而言鍵深過大,回跌螺絲要旋得低一些,讓弦槌在回跌之後距弦足夠遠。這就導致震奏杆碰觸回跌螺絲的時間比應該的要早,過度擠壓震奏彈簧。上面提到的 1973 年 4 期《鋼琴技師》闡述了針對擊弦機這方面的觀點。當然,我們是在慢鏡頭描述調整。在演奏時,弦槌通常從琴弦彈回,力量足夠使它壓下震奏彈簧,落到托木上。
8 、托木。正確地調整它,使回程位置足夠高,幫助擊弦機迅速循環往復工作 , 完成快速震奏。
我們試著概述了平臺琴擊弦機調整的原理,它們可以用於幾乎全部平臺琴。關於測量的細節和特殊方法可以通過服務手冊和其他渠道獲得。
修理鋼琴或調音的 95757991 leo 歡迎來電查詢,均會耐心解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