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7日 星期三

钢琴调整维修资料二(立式钢琴常规调律、整音、机械整理与修理工序50步)

马向东简历:
    1959年4月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教专业。现齐齐哈尔市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研室任职,负责学校钢琴、风琴维修,2003年获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钢琴调律技师。
    1、[查处]琴键复位障碍:
    先翻起上顶盖,卸下上门、键盘盖,压键档(键压杆)、弱音毡档。
    踩下延音踏瓣(目的在于将制音器统抬开放、克服制音器弹簧的弹力、使其对键复位失去作用,使检测达到在延音状态下琴键能正常复位的标准),通过手指用较轻的力度和较缓的下键速度弹奏半音阶来进行目测,观察各键下沉后的复位情况,对琴键不起、或复位反应迟顿的琴键,最好根据下面所列举的具体情况,做细致的观察与分析,找出问题原因的真正所在,对症下药。
    A、常见来自键盘部分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a.1)”键杆前销孔过紧、或对应前枕(框)扁销钌角度过偏,使销孔与销钉间的间隙过小形成阻力。
    故障原因:主要与前期组装间隙余量留小或与后期湿度变化有关。
    处理办法;用正确方法摘下琴键;对扁销钉角度过偏的,首先取专用扁销钉扳手(自销钉大尼圈的下面插入)来顺正些销钉的角度;对扁销钉角度较顺直但键孔过窄的,要取专用的扩孔钳对孔内原磨擦痕迹较重的一侧进行适力夹扩,然后装上琴键。
    摘键方法:用一只手托起对应的联动杆,另一只手稍稍提起琴键的前端,随即托联动杆之手抓键后部予以帮助,然后双手一同尽可能的水平向上将琴键摘下(目的在于:防止琴键中销孔在斜向硬拉中被圆销钉挤伤而扩张,杜绝正常弹奏踏损以外的“操作性”磨损、消除以后可能出现的琴键眶动、触感失调的隐患)。
    装键方法:用一只手托起对应的联动杆,另一只手握琴键,先让卡钉一端伸进抬起的联动杆底座之下,随即原托联动杆之手抓住键后部予以帮助,然后双手尽可能的水平放下琴键,以防止单手硬插使琴键的中销孔被圆销钉挤伤而扩张。
    (a.2)键杆中销孔过紧、或孔槽底壁过厚,使销孔与圆销钉间的间隙过小形成阻力(一些在弹键过后,琴键反弹复位后有高出邻键平面少许的、但用手扶平后又能与邻键一平的,为此类问题的典型表现)。
    故障原因:主要与前期制作工艺和后期湿度变化有关。
    检查方法:抬键前端向上(不得过高)松手让其自然下落,通过下落是否顺畅或落后到底与否予以确认。
    处理办法:用正确方法摘下琴键;取专业的中销孔扩孔刮刀自中销孔上方顺扁插下进行扩刮,另一手用手指抵住键孔下面的出口,待扩孔工具前端碰触到抵口的手指停止(即而使孔槽底壁厚度、销孔内径成为工具所制约下的 3mm尺寸)。在没有专业中销孔扩孔刮刀的情况下,可用通银白键孔盖一方(即上方)插下并垂直向下适度钻扩。绝对不允许用锥状器具自琴键中孔的下面插入钻扩,避免松眶过度(俗称:键杆“拉抽屉”),触感失调。
    (a.3)白键的内肩角处有毛刺或锯截面有突起、相邻黑白健在中销定位的组装上间隙过小,白键肩角内壁与黑键的前端面形成磨擦,造成黑键的复位阻力。
    故障原因:主要与前期制作工艺有关。
    处理方法:用正确方法摘下故障黑键两侧的白键,用刻刀和砂纸板修平有磨擦印迹的毛刺或突起部分。对组装间隙留小的,可设法将黑键的圆销钉向里稍靠一下即可。
    (a.4)邻键键杆局部多肉、有毛刺、或组装间隙过小,造成邻键磨擦的复位阻力。
    故障原因:一般多与前期制作组装工艺有关。
    处理方法:用正确方法摘下相磨的两键,用小手工刨或砂纸板修磨刮靠部位。
    (a.5)锁门档(条)变形内弓、锁门档与白键端面的组装间隙留小、或各白键前端立面组装不齐,使运动中的白键前端立面与锁门档之间形成刮磨阻力。
    故障原因:主要与前期制作的材质、木材前期干燥不充分、加上组装工艺及后期湿度变化有关。
    处理方法:对锁门档变形或组装间隙留小的,可将故障区的白键摘下,取木质筷子或榔头柄将一头削成斜坡状、自前枕框与锁门档之间的缝隙敲入撑扩间隙,对白键
组装不齐的,可用顶靠圆销钉的方法将故障区众白键的前端立面调齐。
立式钢琴常规调律、整音、机械整理与修理工序50步[连载2]
(a.6)键杆变形与邻键相靠形成阻力。
    故障原因:主要与前期制作材质、或木材前期干燥不充分、加上后期湿度变化有关。
    处理方法:变形偏曲不严重时,可通过左右靠动圆销钉、修磨挤靠部位等方法予以改善。变形偏曲严重时,一般要对变形之键做复杂的矫形处理或干脆换掉变形的键杆。
    (a.  7)键杆后尾端部与铁骨筋梁磨擦形成复位阻力 (常见小型薄体琴的中高音区的交接处)。
    故障原因:主要与前期组装工艺有关。
    处理方法:用正确方法摘键,用刀或砂板修磨与筋梁的刮磨之处。琴键非正常现象或故障的进一步原因分析,还需摘下键杆,用手托联动杠杆向上移动然后松开使其回落,查看复位障碍与击弦机部分的机械传动有无关联(注意要正确的摘键和装键)。再进一步分析具体与转击器,或联动嚣、制音器哪部分有关联时,还需摘开对应联动器上的攀带,手推弦槌尾部向前移动,然后松开使其回落进行观察;再一手将弦槌柄托起,另一手向上抬起联动杆,然后松开使其回落进行观熟确认复位阻力是单纯来自键盘部分还是与击弦机部分障碍有关,避免误断及盲目处理。
    B、常见来自击弦机或其它部分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在工序上,此类问题不严重影响琴键的复位时,一般先做好对应机件上的标记,待击弦机卸下时才进行具体处理。)
    (b.1)制音器杠杆勺尼破损或半脱胶,下、上键运动时与联动杆上的勺钉形成刮磨阻力。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顶 
踩踩
回复 举报
连云港一生琴苑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7:17:07 | 只看该作者
故障原因:主要与前期组装工艺或后期湿度变化有关。如:勺尼涂胶不当、勺钉装嵌角度不适、勺钉表面不光滑、勺钉生锈唐损勺尼、环境湿度过大,尼片开胶。
    处理办法:卸下制音器,粘换新勺尼:处理对应位置联动杆上的勺钉角度和表面的光滑度后,再重新装上制音器并进行运动测试。
    (b..2)联动杆上卡钉尼破损或半脱胶,下、上键运动时与琴键上的卡钉(或卡钉钮)形成刮磨阻力。
    故障原因:主要与前期组装工艺或后期湿度变化有关。如:卡钉尼涂胶不当、卡钉钮表面不光滑或表面石墨粉脱落,磨损卡钉尼;环境湿度过大,尼片开胶。
    处理办法:卸下联动器,粘换卡钉尼;处理对应位置琴键卡钉钮顶面的光滑,并补涂石墨粉。
    (b.3)卡钉(或卡钉钮)偏位,提升时与邻键联动杆底座相刮形成回落阻力。
    故障原因:主要与后期键杆变形或前期组装工艺有关。
    处理方法:重新矫正卡钉钮金属杆,使卡钉钮对正联动杆底座设法适当串动联动器的定位或与变形键的矫正结合,使卡钉与联动杆底座得到对位接触,从而排除与相邻杆座的刮磨阻力。
    (b.4)挡托杆(切克杆)或攀带勾(钩钉)偏位,相互刮靠形成回落阻力。
    故障原因:主要与前期组装工艺或后期人为的误动有关。
    处理方法:取专用金属杆掐弯钳,矫正偏位杆(可随即进行)。
    (b.5)挡托(切克头)“打横”,运动中刮靠相邻的挡托,形成回落阻力。    
    故障原因:主要与后期干燥挡托松动、或与前期制作孔与杆配合不当有关。
    处理方法将挡托顺时针转动拧紧并对正转击器制动托(中古尾枕)即可(可随即进行)。
    (b.6)联动杆后尾端与铁骨筋梁磨擦形成复位阻力 (常见小型薄体琴的中高音区的交接处)。
    故障原因:主要与前期组装工艺有关。
    处理方法:卸下联动器,用刀或砂板修磨与筋梁的刮磨之处(需卸下击弦机进行)。
    (b.7)相邻的两个联动器底座靠得过近,使两顶杆轴架的架臂之间没有了间隙,形成上下运动中的回落阻力。
    故障原因:主要与前期组装工艺有关。
    处理方法;松开联动杆轴架螺丝,结合观察顶杆上端与转击器的对位关系,重新进行矫正定位。若经矫正定位仍不奏效时,可用小刀锉插进两架之间进行砂磨,使二者间形成一定的间隙(联动杆的定位矫正需卸下击弦机进行,砂磨可直接做)。
立式钢琴常规调律、整音、机械整理与修理工序50步[连载3]
  2、[查处]弦列全面状况的检查与处理: 
    (1)弦轴(又称:弦销子、钢丝钉等)有无弯曲或欲断迹象:
    问题原因:主要与弦轴材质、轴与孔配合松紧度、前期调律时扳手的角度及用力方法有关。
    处理方法:取调律板手,试着将弦轴逆转半圈(“松弦”),确认无断轴的危险时,用细螺刀将弦环扣的端头自弦轴上的穿弦孔中挑出(“挑扣”)再用扳手退下弦轴(“退轴”),取粗细合适的新轴先穿进弦圈(“穿圈”)、插入轴孔 (“插轴”)、用锤子将轴敲入使轴顶端略高出旁边弦轴普遍高度为止(“钉轴”)、再用尖嘴钳夹住弦环端头插入轴身上的穿弦孔内(“挂扣”),并随再次拧入的同时另一手持专用的“提扣”工具或螺丝刀自内向外别靠住弦环、使之环环靠紧(“提弦扣”),再用干口尖嘴钳将弦环扣的肩膀端头完全夹靠入穿弦孔内(“夹弦角”)再次“紧轴”,最后应及时将此弦凋到相应的音高上(“调商”)。当弦轴已断时,必须用专用的“退销扳手(倒丝扳)”来进行断轴的拆卸。
    (2)弦轴松眶,走音甚远:
    问题原因:主要与弦轴板的材质、制作工艺、钻孔的精度、弦轴板顶截面有否封闭板设置、后期环境空气过分干燥,或与经常由非专业人员做不规范的调律有关。
    处理方法:“松弦”、“挑扣”、“退轴”,然后要选比原轴直径至少要粗0.2mm,的弦轴进行:  “穿圈”、“插轴”、“钉轴”、“挂扣”、“紧轴提弦扣”、“夹弦角”、“紧轴”、“调高”。
     (3)“弦钮”  (即:压弦定位钮,又称:“铜弦枕”)破损:
    问题原因:主要与前期制作的零件质量有关。
    处理方法:“松弦”、“挑扣”、摘圈“直扣”(即将弦扣圈自弦轴上摘下,用一螺丝刀插进弦圈顺势抽拉将弦圈拉直)抽弦;卸掉破损件更换新件;然后是穿弦过弦钮、取另外一备轴用丁字板穿弦梢预绕弦扣圈、挂圈上轴、“挂扣”、“紧轴提弦扣”,“夹弦角”、“调高”。
    (4)“马钉”欲拔脱出:
    问题原因:主要与前期制作的组装工艺有关。
    处理方法:松开琴弦,设法将马钉或枕钉重新固定。
    (5)“枕钉(拨钉)”与弦枕呈角(即别弦角)呈锐角:
    问题原因:早期琴的弦列设计。    
    可致后果:由于夹角过小,弦与弦枕之间、与拔钉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会使此处弦径变细、抗拉强度降低,易在此处出现断弦。也由于这个夹角过小,加大了调律过程中弦在此处运动的阻力,使上段无效弦长受到的拉力甚大,而中间有效弦段不能得以张力的及时增加使调律者误判,继续上拉可能导致弦在此处或弦轴绕扣的根部断掉。
    处理方法:用平口钳诸一夹住拔钉,适力掰正使呈角为90度。再适量向弦枕上点喷些润滑剂。    
    (6)琴弦生锈:
    问题原因:环境湿度过大、琴弦受潮所致。
    可致后果:易在枕钉别角处、弦轴绕扣处和马钉别角处断弦。    
    处理方法,根本的方法为——换弦,并除去枕钉附近的锈。  
    (7)双弦音两缠弦外径粗细不一致:
    问题原因:组装挂错或断弦后换错。
    可致后果:若错弦过粗,不易调到标高、还可能断弦;若错弦过细,两弦不易调纯。
    处理方法:根本的方法为——将错弦换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连云港一生琴苑

藤椅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7:17:30 | 只看该作者
立式钢琴常规调律、整音、机械整理与修理工序50步[连载4]
(8)单弦音位缠弦弦号错挂: 
    问题原因:组装挂错或断弦后换错。
    可致后果:若错弦过粗,不易调到标高,还可能断弦;若错弦过细,能及高度不成问题,但音色与邻音要有差别。
    处理方法:根本的方法为——将错弦换掉。
    (9)弦轴绕扣压摞:    
    问题原因:主要指低音区,由铁骨弦枕设计过高、下一排轴孔离弦枕过近、或组装时挂弦装轴过深所致。
    可致后果:随调律时琴弦张力的增大,易出现压摞呈角已伤处的断弦现象。
    处理方法:“松弦”、“挑扣”、再绕出些;“挂扣”、“紧轴提弦扣”、“夹弦角”、“调高”。
    (10)绕扣根部折角:
    问题原因;主要指低音区,由铁骨弦枕设计过高、下一排轴孔离弦枕过近,或前期装轴过深、后期经非规范的松轴处理(锤钉深嵌)所致。
    可致后果:随调律时琴弦张力的增大,易出现绕圈根部别角已伤处的断弦现象。
    处理方法:“松弦”、“挑扣”、再绕出些,“挂扣”,“紧轴提弦扣”、“夹弦角”、“调高”。
    (11)装轴过深:
    问题原因;常见低音区,主要由前期装轴过深或后期经非规范的松轴处理所致。
    可致后果:随调律时弦张力加大的弦轴再度深入,易造成弦扣挤弦靠紧铁骨轴孔的边沿,出现“嗑断”琴弦的现象。    
    处理方法:“松弦”、“挑扣’、再绕出些;“挂扣”、“紧轴提弦扣”、“夹弦角”、“调高”。
    (12)断弦:
    问题原因:除了对上述(5)~(11)现象的疏忽在调律时断弦外,另有下列方面的原因:
    ①琴律长期过于偏低,一次调至标高张力大幅度变化琴弦不适应而断。
    ②老琴音板回沉、弦马过低失去支点的缓冲,张弦时只弦枕与挂弦钉(销钉)两端受力将弦“缯断”。
    ③缠弦工艺下的琴钢丝“拉毛”过长或“砸扁”过狠、弦体受伤,当大力张弦、伤弦通过枕钉时被枕钉“嗑断”。
    ④弦枕表面锋利、加上压弦条过紧,使过弦角度偏锐阻力过大,张弦时弦被弦枕“嗑断”。
    ⑤高音区击弦机定位过高,弦槌已击至弦枕,当频繁或大力度弹奏时弦槌与弦枕将弦“垫断”。
    ⑥弦轴过松或过紧,经无经验的非专业人员调动时,由于盲目用力出现意外调断。    
    ⑦经未受过专业训练、不懂调律操作(包括皮塞的换插)程序的非专业人员调动时,在“弹’与“拧”不是一个音(或一根弦)的情况下造成意外调断。
    可致后果:裸弦区音量减小,弹琴时受力点集中易出现再次断弦;两弦一音处除音量减小外,还使制音头缺少了一侧的限制而出现长鸣,单弦区缺音。
    处理方法:补挂新弦。要注意的是:裸弦选号一定要正确;缠弦必须按原弦位号向原厂家求购,或在备有缠弦机、各号琴钢丝及各号铜线的情况下,照样重新加工。
    补挂缠弦的操作程序为:挂底扣、扯弦至弦轴、比量出预留绕三圈半长的弦梢并用克丝钳截断、取另外一备轴用丁字板穿弦梢预绕弦圈扣,接下是:松轴、挂弦圈上轴、过马钉别弦、过枕钉、挂扣、紧轴提弦扣、夹弦角、调高。
    补挂裸弦的操作程序为:取弦一端自下向上穿过压弦条后预绕弦扣并挂于轴上、再扯弦向下绕过下方挂弦钉上提并扯至对应弦轴预留出绕三圈半的长度截断、穿弦过条、预绕弦扣并挂轴,接下足:松两轴、过马钉别弦、挂扣、紧轴提弦扣、夹弦角、调高、去张力(用专业“滚轮”或螺丝刀抵压)、再调高、再去张、再调高并停到偏高的位置上等待初调律。
     3、[调律]音律初调:
    对原琴律各音区照音准曲线平均偏低10音分以上的,并在键复位正常、弦槌能击到三弦(弦组)、其它机械部分不影响起码击弦运动的基础上,尽快进行初步的快速调律 (若转击器轴架螺丝甚松、榔头无法击到三弦,有必要先粗略紧一下转击器轴架螺丝;若卡钉过低、弦槌抖动连击剧烈巳影响正常击弦;有必要先粗略的调高一遍卡钉)。并视各音区原音高偏低的多少、结合该区域音板可能的回沉量,调出适当偏高些的“提前量”(对原琴律各音区平均偏低不超过10音分的,此项程序可视情免去)。
立式钢琴常规调律、整音、机械整理与修理工序50步[连载5]
4、[修理]转击器综合修理: 
    a、修、换、转击器轴架“伸达”:
    (a.1)伸达松眶(轴眼松眶):
    结合初调律过程中发现左右摇晃的弦槌(转击器轴架螺丝不至于过松的或若甚松也起码粗略紧过的),在此时应及时按要领摘卸下转击器,做轴架伸达钉(即轴销或称轴钉)或轴架伸达尼(即轴眼尼或称轴衬尼)的更换修理。对带有转击器轴架伸达钉压盖(轴钉夹板)装置的琴,最好先卸下击弦机、统一紧过压盖(夹板)螺丝后再进行观察与处理。    
    摘卸要领:首先需将对应的攀带从攀带勾上摘下;一手持螺丝刀松开轴架螺丝,同时另一手捏槌芯木尾部将转击器挑起一定角度(以防轴架上的螺丝掉出)并顺势上提,即而用所持的螺丝刀将欲取之槌旁边的若干槌柄前推、提槌之手顺势横转摆脱转击器制动托(尾枕、锄头)受弦槌枕梁的阻碍后继续上提取出转击器。  装件要领:与摘卸动作正好相反,一手用所持的螺刀向前推起旁边的槌柄,另一手捏槌芯木尾部将带上轴架螺丝的转击器提起并横向插下,当制动托低于弦槌枕梁之后再顺转,与此同时持螺丝刀将对应顶杆的指头压下、使顶杆仰起便于带螺丝的轴架下落于顶杆内侧,然后提槌之手尽量去感觉使螺丝对准击弦机主梁上的孔,并传力使轴架靠近主梁,另一手用螺丝刀轻轻拨开顶杆,对准螺丝先拧一两下,结合拧入阻力的大小确认螺纹扣吻合无误后,提槌之手扶槌照顾好槌与弦的对位关系,另一手再加力拧紧轴架螺丝,最后挂上攀带。
    松眶原因:主要与前期制作工艺或后期湿度变化有关。转击器伸达轴孔与伸达钉配合不当、或后期干燥本质收缩轴孔扩张,使轴钉与轴孔的“静配合”关系松动,随日常使用时的机件运动,轴钉被辗转窜向一侧,并脱离了这一侧轴架臂的着力点支撑,使弦槌不能保持直线运动。与此同时,加快了“窜钉”对轴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连云港一生琴苑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7:17:54 | 只看该作者
架某臂“尼眼儿”伸达尼的磨损,也破坏了轴钉与“尼眼儿”的“过盈配合”关系,使得弦槌越晃越烈、眼儿尼越磨越损。
    换钉处理;对转击器轴架伸达钉窜出但轴架“眼儿尼”尚好的,先将钩簧与轴架绳套脱勾,再用装卸伸达钉的专用手钳(或其它专用工具)将原轴钉退出,取一支比原钉稍粗一号(约粗0.025mm)的专用伸达钉(绝不可用铁质的非专用钉替代)分别插入转击器轴孔和轴架“尼眼儿”进行配合度测试(以达到伸达钉与转击器轴孔的“静配合”、与轴架尼眼儿为转动自如但无眶动感的“过盈配合”)。若
新钉与“轴孔”配合关系合适但与“尼眼儿”配合过紧时,坯需用通针对“尼眼儿”稍扩一下,使新钉与两者配合关系都符合要求时才可用伸达钉专用手钳装上轴架。将转击器钩簧勾挂上轴架绳套后再试,在轴架与转击器间无眶动、用手前推轴架松力返弹自如后,取偏口钳截断探出的伸达钉头,装上击弦机。    
    换尼处理:对转击器轴架“尼眼儿”破损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方便的是更换原厂配件即新轴架。在无备架时,只好更换伸达尼。其一般操作方法是:先将转击器钩簧脱勾,再用专用“伸达钳”退下原轴钉,取四棱锥(铰刀)将原破损轴架“眼儿尼”刮净;取备好的(裁宽恰包轴钉一周)伸达尼条让牵入端插入轴架的两臂孔内,抽拉探出一端的尼条,当一直拉至尼条尾部稍露外少许时,将所剩外露部及两架臂之间的尼筒周围涂胶,然后再继续抽拉使涂胶部分的尼筒完全进入架臂孔,再取较细的伸达钉自尼筒的中心插入进行加压粘合。待胶干了以后,抽出加压钉、用刀削去架臂两侧多余的尼筒,再进行“选试新钉”、“通扩尼眼儿”,  “装上轴架”、“挂簧检测”、“截头装机”等操作。
    (a.2)伸达紧涩(轴眼紧涩):
    结合初调律过程中发现弦槌击弦后不能返回或返回动作迟缓的,在此时应及时按要领摘卸下转击器,经“配合度”测试确属“伸达”紧涩的,需要做对轴架“伸达尼眼儿”的通扩处理。    
    故障原因:当大面积出现此类问题时,一般是由于近期湿度过大所致。若为个别现象时,问题则与前期厂家组装时其配合过紧有关,湿度加大使轴架上的伸达尼膨涨,破坏轴眼儿与伸达钉之间的“过盈配合”关系,形成运动阻力。    
    处理方法:当大面积出现此类问题时,一般应先采取降湿措施。如:在不急于用琴时,设法降低室内湿度,同时将琴的上盖和下门打开自然通风,经若干天后大面积症状缓节后再进行个别少量的修理性处理。若在急需用琴的情况下,只好取一电吹风,用热风口对准击弦机上转击器轴架一方进行强化烘干,结合用手反复的推动弦槌枕梁使弦槌运动,来减轻紧涩的症状,待个别少量仍紧时才做:“卸件”,“退轴钉”,取新钉试与转击器轴孔配合(以钉能稍费力插进、且不易拔出为准),再根据选定轴钉的粗细来用通针做轴架“尼眼儿”的通扩,当新轴钉分别符合与转击器轴孔、轴架尼眼儿的正确配合关系时,才可“挂赞检测”、“截头装机”。    
    (另:向故障区轴架尼眼处点喷“wD—40润滑剂”来减轻紧涩的症状,可以说是一种快捷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立式钢琴常规调律、整音、机械整理与修理工序50步[连载6]
b、转击器其它问题的处理:    
    (b.1)弦槌柄开胶:    
    问题原因:主要与前期组装工艺或后期干燥过度有关。后期过度干燥使槌芯木插柄孔、转击器插柄孔扩张,柄径不足、组装时柄的插入端“削肉”过多,或后期干燥变细,破坏了二者间应有的“静配合”关系;胶合孔内出现空隙,随弹琴时弦槌击弦的震动,浮胶被震开,弹奏下键时并伴随着柄头与孔内壁相撞产生“喀、喀”:声响的杂音。    
    处理办法:摘取转击器;清除原胶迹;选薄厚适度的刨花片卷简加胶垫入孔内改善配合关系;柄头涂胶插孔粘合;装件并矫正弦槌朝向使其对正弦位。
    (b.2)制动柄开胶:    
    问题原因;主要与前期组装工艺或后期干燥过度有关。后期过度干燥使制动托插柄孔,转击器插柄孔扩张,柄径不足或后期干燥变细,破坏了二者间应有的“静配合”关系,胶合孔内出现空隙,随弹琴时挡托接触制动托时的震动,浮胶被震开,弹奏下键并伴随着柄头与孔内壁相撞发出“喀、喀”声响的杂音。有的甚至可出现弦槌的“连击”(“打嘟噜”或称“抖”)现象。.       
    处理办法:摘取转击器,清除原胶迹;选薄厚适度的刨花片卷筒加胶垫入孔内改善配合关系;柄头涂胶插孔粘合:装件并及时校正制动托柄粘合的深浅(与邻托比较)和制动托方向是否垂直朝下。
    (b.3)粘合换补尼、皮件:
    对开胶脱落或严重磨损的转击器鼓轮皮(包括鼓轮皮里的小尼块儿)、制动托麂皮、顶杆与鼓轮下角接触位置的“可松尼”(伴随键复位提升时出现杂音的)应及时摘件进行粘补或更换。
    (b.4)对破损的攀带及攀带皮,此时应及时粘补或更换。    
    5、[整理]“榔头进行”(或称“榔头走位”即弦槌是否直线运动);
    用一短尺或螺丝刀横向托起若干弦槌芯木的尾部做前推、后放的往复运动,观察被托起的弦槌里,有哪个(或哪几个)弦槌在运动中与左右邻槌是否都发生了间隙变化,细致观察在运动中、间隙变化的槌柄哪个为非垂直的“斜线运动”,当即应按要领摘取出转击器,在槌柄运动偏向相反一侧轴架臂上(靠主梁立面一侧)加粘厚度相应的胶纸条进行矫正,然后按要领装上转击器再试。
    6、[整理]“榔头朝向”(或称“榔头方向”即榔头是否垂直朝弦):
    为确保槌毡击弦横面正对、等量击打琴弦,对原已榔头朝向偏斜但“榔头进行”为直线的,或经“榔头进行”调整后朝向偏斜的(可结合邻槌间前后间隙是否等距来观察),须对弦槌柄加热(用专用槌柄加热钳,或长嘴酒精灯、打火机火苗烘烤)施力加以矫正。
    7,[检查]高音区击弦点检查:
    推槌靠弦,观察极高音区弦槌的击弦位置,结合弹听音色的效果,做出是否要进行政变击弦机定位高度的判断(正常位置应在:最上方的两三个槌头击到弦枕下lm m,处为合适)。若只是发现个别榔头过高或过低时,可直接将榔头柄加热,施力调整即可。
    8、[整理]“排榔头”紧转击器轴架螺丝:
    弹音下键,观察槌头与弦(弦组)的对位关系、兼顾各榔头之间的间隙(以不妨碍弦槌前后运动为准),持螺丝刀拧紧所有转击器轴架的螺丝予以紧固,在紧到中、高音区时,一定要结合上一步检查的结果,同时考虑到击弦机定位的调动给“榔头对正弦位”所带来的相应变化。对紧固后仍有间隙不匀和对不正弦位的需做适当的矫正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连云港一生琴苑

报纸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7:18:18 | 只看该作者
问题原因:主要与制作工艺、转击器轴架定位槽无间隙量、及轴架螺丝孔无间隙量,三弦布位不适有关。
    处理办法:视下列不同情况而定。
    (1),对三弦布位正确的槌头击不正琴弦的,需预先记住欲矫往的朝向,卸下转击器,一是可取厚度适宜的纸条、粘在需矫往朝向相反一树轴架下面(即主梁托轴架平面的交接面),二是可将轴架定位槽用刀削出眶量予以解决,然后将转击器装回击弦机(注意摘卸及装回转击器的要领)。    
立式钢琴常规调律、整音、机械整理与修理工序50步[连载7]
(2),对于槌间间隙尚可、槌头击不正琴弦的,在不影响制音器正常止音的前提下,可适情串动三弦的布位予以解决。
    9、[检查]键盘机械的综合检查:
    (9.1)顶秆(又称:推杆、切克角)复位状况的检查:
    随着“排榔头”触键击弦的同时,对于击弦无声(包括连续第二、三次触键击弦无声)的现象,需要摘下琴键甚至攀带进行细致观察(重点放在顶杆轴架、轴眼与顶杆弹簧上)。原因查明后,或即而处理、或做出标记待击弦机卸下后做顶杆轴架或顶杆弹簧(又称:塔簧、盘簧)的相应处理。
    (9.2)联动杆的眶动检查:
    在“排榔头”之后接着要诸个检查一遍联动杠,对于联动杆轴架松眶,上下非直线运动、用手掰动确感非属轴架螺丝松动的左右摇晃也需做出标记,待击弦机卸下后做联动杆轴架的相应处理。
    (9.3)弦槌“静止开门”距离(即“槌击弦距离”)的检查:
    取钢板尺测量各音区槌头到琴弦的静止距离,并根据各点所测得的尺寸分析出“开门”距离的正常与否(正常应在45mm•48mm之间)、弦槌枕梁(木质)是否有变形弓曲现象,以便考虑枕梁是否需要调动、以及调动后与琴键下沉深度该有什么样的比例关系、键盘该做怎样适当的调整、击弦机部分又该做怎样适当的调整等问题,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9.4)白键高度与平整的检查:
    目测白键表面,观察平整度;用尺抽样测量各音区高度(键面到键框前枕面的高度应为44mm)适当与否,并做出区段性明显偏低处的标记,以便为而后的“中枕高度统调”提供指导。
    (9.5)黑键高度(即黑白键的高度差)检查:
    用专用“黑键高度尺”在各音区抽样进行,在没有专用量具时,用钢板尺测量也可,但必须以黑键最前端、即最高点处表面到白键表面的垂直距离为准(标准应为 12mm),得出普遍偏高或偏低的结论,为键盘的综合调整提供参考。
    (9.6)琴键下沉深度检查:
    用专用“白键深度尺”在各音区抽样进行,在没有专用量具时,用钢板尺测量也可,但必须以完全下沉的白键最前端表面到相邻静止白键表面的垂直距离为准(立式琴白键深度可根据不同弹奏者的喜好设定调整为:①浅 9mm,②中l 0 mm,③深1lmm,黑键深度以下沉后高出静止白键表面1.5—2mm为准),得出普遍偏浅或偏深的结论,结合“中枕”高度、白键的平整、黑键的平整调动后将会给键沉深度带来的相应变化,再结合“静止开门”的尺寸、弹琴者对琴键下沉深浅的偏爱、加上此琴能否经常调整、近期环境普遍湿度的大小及变化等问题进行综合考虑,为键盘的综合调整提供依据,拟出一套切实可行、一举多得、方便快捷、并能达到日后机械正常运作且保险系数较高的处理方案。
    (9.7)琴键静阻力检查:
    用专用测重“法码”置放在琴键的最前端、分别在各音区上抽样进行(中音区的下沉重量一般应在45g一60g之间,复位重量应在23g一28s之间,高音区相应顾减、低音区相应顺增,但邻键之间重量误差一般不许大过正负 5g),得出昔遍过轻或过重的结论,为而后“键静阻力”调整提供依据。
立式钢琴常规调律、整音、机械整理与修理工序50步[连载8]
(9.8)制音器开口与开放时间的检查:
    手弹半音阶、眼观“制音头”(或称制音锤),对琴键在下沉过程中“制音头”开放过早或过晚的、下键到底后“制音头”开口过大或过小的都应做出可辨的标记  (最好用粉笔,便于涂擦),结合将要做的琴键深度与静阻力调整,为而后的“勺钉”处理提供依据。
    10、[整音]音色初步处理:
      弹奏半音阶,细致聆听各音区音色的明暗度和各音区间音色过渡的协调性,对表现极端沉闷的音区,可用规范的方法先做榔头槌毡的“硬化”处理(目的在于给“硬化剂”留出足够“干”的时间)以求得大范围的初步改善。
    11、[查处]弦列部分杂音的检查:
    弹奏半音阶,注意聆听每个音的音质,在属弦列部分存在杂音的“弦位轴孔”旁做出标记,并将击弦机卸下进行相应处理。
    a、“缠弦沙音”:
    (a.1)缠弦外层铜丝缠松:
    问题原因:多半与制作时的缠弦工艺有关。缠弦时外层铜丝与芯弦(琴钢丝)抱合不紧,随琴弦振动的同时内外层摩擦产生“沙音”。    
      处理方法:对于缠弦的端头明显松圈的,可用平口钳夹紧,摘掉巳断开的松圈即可。对于内段局部缠松的,可试图将弦的底扣摘下,将专用工具或一螺丝刀插进底环内、顺外层铜丝的缠绕方向绕几圈后挂上重试(但并非绝对奏效),而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换弦。
    (a.2)制音器杠杆下端在延音状态下与缠弦表面接触: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连云港一生琴苑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7:18:37 | 只看该作者
问题原因:纯属组装工艺所致。当延音踏板被踩下,所有的制音器杠杆下端前倾,遇杠杆组装不齐突出的,可能抵靠到缠弦的表面,随弦振动时二者摩擦出现“沙响”。在此情况下可用手触摸各个制音器的止音头,通过传导过来的震感予以判断。
    处理方法:设法处理突出杠杆的定位,或干脆用刀将杠杆的下端削薄些来得到改善。
    (a.3)制音器音头木托与邻音缠弦表面接触:
    问曰原因:主要由组装工艺或后期音头松动所致。只出现在低音区最右侧的缠弦音上。由于中音区最左侧音的音头安装过低或松动后低落,音头托木左下角与低音区最右侧振动的琴缠弦刮靠,出现“沙响”。
      处理方法:适当提升固定音头,并排除因音头移位后带来的“长鸣”隐患。
    b、“缠弦死音”:    
    问题原因:纯属制作的缠弦工艺所致。缠弦时外层铜丝所绕的圈与圈之间过紧加上与芯弦(琴钢丝)抱得过死,影响了琴弦的正常振动,出现“死音”。
    处理方法;可试图将弦的底扣摘下,将专用工具或一螺丝刀插进底环内,逆外层铜丝的缠绕方向绕几圈后挂上重试(但并非绝对奏效)。而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足:——换弦。    
    c、“裸弦沙音”:问题原因:多半与前期的组装有关。
    (c.1)弦马上别弦钉外侧的马坡面导坡不佳,弦振动时与弦马形成磨擦发出“沙响”
    处理方法:用小扁铲重新导好弦马的坡度,让开振动的有效弦长段。
    (c.2)弦马附近有刨花残留,随弦振动时相互摩擦发出“沙响”。
    处理方法:清除残留刨花。
    (c.3)弦马上、下两别弦钉(马钉)已呈直线,没有将琴弦别成角度,使弦在振动的同时与马钉产生摩擦发出“沙响”。
    处理方法:打靠两马钉使二者构成错位角度,或将弦松开、拔下一马钉,将原眼儿用木楔加胶填死,取电钻在弦马上重新开一个能错开角度的新眼后再敲进马钉。
    (c.4)压弦条固定过松,没有将琴弦压成足够的角度,使弦在振动的同时与弦枕、与压弦条产生摩擦发出;“沙响”。
    处理方法:拧紧压弦条的固定螺丝。
    (c.5)弦枕表面粗糙或有砂眼,当弦振动时与糙面形成摩擦发出“沙响”。
    处理方法:松开琴弦,设法处理弦枕表面,予以修平并紧固压弦条。
    12,[整理、拆卸]紧制音钮螺丝、摘卸击弦机:
    在击弦机还未卸下之前,应对“年久未整”过的制音钮顶丝(制音器调向钮顶丝)统紧一遍(目的在于以防后续整理过程中的“误碰”,保证有效制音)。然后松开击弦机支架(铁架)的上定位螺栓,拉机架上端出上定位螺杆,双手抓两端机架向外斜上方提起取出,立放在事先摆好的案台或分开放置的两桌(凳)上。    
    13,[整理]紧制音杠杆轴架螺丝:
    在击弦机卸下后,应马上对“年久未整”过的制音器轴架螺丝(在扶正的条件下)统统拧紧(目的在于以防后续整理过程中的“误碰”,保证有效制音)。
     14。[整音]“砂磨榔头”:
    取预制好的砂布板、或专用砂布条夹,对原槌毡磨损较重的,沟痕较深的、或原音色普遍偏暗的音区进行砂磨,目的在于改善弦槌的形状、击弦面的平整度、槌毡表层密度,最终获得音色的改善。规范操作如下:
    a、砂纸板磨法:
    (a.1)将击弦机仰天躺放(注意要让中部悬空);
    (a.2)抓起一槌握住槌柄和槌楦部位,并以手腕部撑住弦槌枕档;另一手先持100~120目的砂纸板先自下向上‘挑磨’槌头击弦点下方的槌毡,再自后向前‘推磨’槌头击弦点上方的槌毡(注意不要将止音尼碰坏):将所磨起的毡毛聚集在槌头击弦点处时再轻轻用砂板自里向外砂磨,将毡毛带下来(中低音区的槌形标准为蛋圆形、击弦面标准为留有淡淡的原击弦痕迹:高音区的槌头稍尖些,在保证留有淡淡的原击弦痕迹的同时注意尖点要正对槌芯中线)。
    (a.3)再取一条320目砂布,用一手牵住一端,另一手将砂布的中段压盖在约四五个槌头表面,自下至上进行‘拉磨’,并保证各槌的击弦面垂直于各自弦槌的两侧面。
    b、砂纸带夹板磨法:
    这种磨法是预制一宽(约60X 70 mm),一窄(13mm略宽于槌X 200mm)的砂布条木夹,还须将卸下仰躺着击弦机所有弦槌芯木尾部用一长杆(压键档即可)垫牢,让所有弦槌吃住劲儿。
    (b.1)取窄夹夹住裁好的等宽砂布条(100—120目),右手竖握夹柄、左手拇指竖向、食指横向夹扯砂布条的另端,用砂布条中部压套在榔头之上(右手夹柄一侧在里、左手扯条一端在外),以右手下戳左手顺势跟上、再左手向下压拉右手顺势上跟的往复动作,对榔头进行砂磨(自左向右移至中音区榔头右界为止)。
    (b.2)取宽夹夹住裁好的等宽砂布条(100—120目),右手竖握夹板、左手拇指竖向、食指横向夹扯砂布条的另端,先以夹板平面(砂布盖在表面)贴靠在高音区棉头击弦点的下面一侧(右手夹板一端在‘里’与‘下’、左手扯条一端在‘外’与‘上’),以右手下戳左手下跟后顺势上压提拉的重复动作,平移砂磨整个音区里侧的槌毡。再以左手的食、中指横向卷扯砂布条端、右手拇、食指调换原夹握夹板面,用砂布的中段靠压高音区榔头击弦点的上面一侧(右手夹板一侧在‘外’与‘上’、左手扯条一端在‘外’与‘下’),以左、右手协调向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连云港一生琴苑

7#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7:19:11 | 只看该作者
“掏拉”动作的往复,对榔头的外侧进行砂磨(自左向右移至高音区榔头右界为止,注意极高音区的几个梅头击弦面不要磨斜)。
    (b.3)将宽夹换夹裁好等宽的细砂布条(300—320目),以(b.2)同样的方法对所有榔头进行细磨。自左低向右高移至高音区榔头右界,直至槌形相对标准、高音槌槌毡厚薄适度、所有槌毡的击弦面平直、所有的绒毛被打净为止。
立式钢琴常规调律、整音、机械整理与修理工序50步[连载9]
当磨完弦槌之后,应该用事先准备好的吸尘器,视情选换“小圆形带毛吸嘴”或“扁口吸嘴’将机身内外的灰尘或毡毛清理干净,以免在积尘中生虫蛀蚀尼件(重点放在主梁上制音器杠杆轴架的一侧,在操作时注意不要刮碰止音尼),然后将击弦机立起,再细致进行清理。
    15,[修理]联动器的综合修理:
    对先前在检查时发现的顶杆轴架伸达紧涩、轴架开胶脱位、伸达钉窜出、伸达尼破损以及顶杆弹簧失常、联动杆轴架伸达钉窜出、伸达尼破损松眶、或伸达紧涩等问题,在此时应及时做以修理。
    a、顶杆部件的修理:
    (a.1)顶杆轴架伸达紧涩:
    故障原因:当大面积出现此类问题时,一般是由于近期湿度过大所致。若为个别现象时,问题则在于前期厂家的组装工艺。湿度过大可使轴架上的伸达尼膨涨,破坏轴眼儿与伸达销之间的“过盈配合”关系,形成运动阻力。当第一次触键断联顶杆跳开后,因伸达紧涩顶杆不能随键复位时正常回落到转击器鼓轮底部,所以出现二次触键无声(俗称“噎”,又称“断奏”)的现象。
    处理方法:参见步骤4之(a.2)
    (a.2)顶杆轴架与联动杆开胶脱位:
    故障原因:主要与前期组装工艺和后期湿度变化有关。组装时顶杆轴架底槽与联动杆上的定位糟配合度不好或未经涂胶,加上后期湿度降低、木质件身因干燥再度收缩,随使用中震动二者脱位、失去顶杆作用。
    处理方法:摘攀带、卸下联动器、清理原胶迹、取相应厚薄的刨花片改善配合度、涂胶粘合后装机。
    (a.2)顶杆轴架伸达钉窜出:
    问题原因:主要与后期湿度变化或前期制作工艺有关。顶杆芯木设计过薄、钻孔稍眶、后期干燥木质收缩芯孔扩张,使得伸达钉与芯孔的“静配合”关系松动,随日常使用时的顶杆运动,伸达钉被辗转窜向一侧,并脱离了这一侧轴架臂的着力点支撑,使顶杆不能保持直线运动,加快了对转击器鼓轮麂皮、可松尼的磨损,也加快了“窜钉”对轴架两架臂‘尼眼儿”伸达尼的磨损,破坏了伸达钉与“尼眼儿”的“过盈配合”关系。窜出的钉头,有可能还会影响到联动杆的下落及与邻件相碰出现杂音。
    处理方法:参见步骤4之(a.1)“换钉”及“换尼”处理。    
    (a.3)顶杆弹簧(塔簧、盘簧)出槽、折断、或无力:
    故障原因:出槽为后期人为误动所制,折断或无力主要与前期组装选件有关。
    处理方法:将出槽的弹簧复位即可,将折断或无力的弹簧应予以更换。
    b、联动杆轴架的修理:
    问题原因:参见步骤4之(a.1)(a.2)。
    处理方法:参见步骤4之(a.1)(a.2)。
    16、[整理]顶杆与转击器鼓轮对位及联动杆的定位矫正;
    诸一观察每个顶杆顶部与鼓轮底部的对位关系,一手用中指和拇指掐住联动杆与挡托,视情施力矫正原错位关系。对拧紧轴架螺丝后顶杆与转击器鼓轮仍处错位状态的,要及时做联动杆轴架的定位矫正(具体处理参见第8步排榔头的处理(1)),最后将联动杆轴架的螺丝一一拧紧。
    17、[整理]拧紧转击器轴钉夹板螺丝:
    对带有转击器轴钉夹板装置的,在此时应紧一遍所有夹板螺丝,在紧的同时应一手压靠住弦槌顶部,以防螺丝刀单方向用力至使转击器受损。
    18,[修理]制音器部分的综合修理:
    对先前在检查时发现制音器部分的问题,在此时应进行修理。
    ①“杠杆勺尼”破损或开胶;
    ②“制音杆枕梁”变形,槌击弦时已与其碰撞(产生机械杂音)或已影响制音器的完全开启并使触键感加重。
    ③“杠杆背窝”尼垫、石墨粉脱落或滞涩,已出磨擦杂音。
    ④“杠杆轴架”破裂、“制音弹簧”断裂或脱位已影响正常止音。
    ⑤制音头止音尼(音头尼)破损。
    19、[整理]制音器开口及开放时间的初调:
    在制音器部分的问题解决之后,应根据先前检测的结果和标记,用专用“勺钉板子”对联动杆上的勺钉做相应的调整,同时要考虑到制音器的功效及琴键的静阻力的相应变化(调动之后应马上擦去原标记)。
    20、[整理]勺钉与制音器杠杆的对位调整:
    对原两者关系错位即勺钉露出的,此时须用‘掐弯钳”对勺钉做以矫正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连云港一生琴苑

8#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7:19:34 | 只看该作者
21、[整理]制音弹簧弹力的调整:
    勺钉全面调整之后,应根据先前检测的结果和标记,在无法做规范的“键配重”条件下,可用专用“簧勾”对制音弹簧的弹力做相应小幅度的调整(避免弹簧折断、或乏力止音不灵),以获得琴键静阻力的相对变化(调动之后应马上擦去原标记)。
    22,[查处]转击器钩簧的状况检查:
    细致观察每一个转击器钩簧与轴架绳套的勾挂关系,对原有的脱勾现象,在此时应予以复位,若发现弹簧或绳套断裂的,在此时也应当将转击器卸下设法修换。
    23。[查处]攀带松紧度的查处:
    细致观察每一个攀带与攀带勾是否均已挂上(尤其是经部件摘卸修理过的)、顶杆上端与转击器鼓轮的上下位置关系,对勾挂完好但顶杆顶端距鼓轮底部甚远的(甚至位于“可松尼”之下),应将攀带勾适当向外拉一拉,以免在装上击弦机时出现麻烦。
    24,[保养。查处]键盘表面与弦列上半部清尘,摘卸所有琴键及修补键销尼:
     用事先准备好已装上“小圆形带毛吸嘴”的吸尘器,将键盘表面、弦列的上半部灰尘清理干净;将“下门板”摘下翻面仰放在琴凳上,再将所有的琴键摘下,并按顺序摆放在下门上。若发现琴键的前、中孔键销尼有开胶、脱落、严重破损的,应及时粘补,并以专用“加压块儿”加压粘合。
    25、[保养]”键盘框”内及弦列下半部清尘:
    用事先准备好的吸尘器,视情换用“小圆形带毛吸嘴”和“扁吸嘴”对“键框”“中枕”、“前枕”、“后枕”“中盘托”、弦列、音板、“底托”等部位进行清尘,注意不要将“中枕”和“前枕”上的尼垫吸到吸尘器内;“弦马”及“筋梁”上不易用吸嘴吸到的部分、或对沉积已久的非浮灰迹,还应该用专用的“音板清洁条”  (即宽约为10mm、长约为700mm、厚约为0.5mm的钢片条,其一端有一个用来穿抹布的条孔)来进行处理。必要时还应用绒布条诸一套卷住中、前枕上的销钉,做擦拭抛光处理。
    28、[查处]弦列部分故障及.隐患。杂音彻底撑除:
    当清尘以后,应根据先前第2步检查时所做的标记,针对各个角度所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必须在击弦机卸下后方可进行处理的问题在此时应做进一步的排除,以免给而后要进行的细致调律带来麻烦。
    27、[整理]“中枕”。“前枕”。“后枕”高度统调:
    按先前检查所做的标记,结合前面(9.4)、(9.5)、(9. 6)步检查后所拟定的键盘综合整理方案,适当对“键框三枕”中的某一个或几个进行增减高度的处理,先松开枕上对应位置及两侧的固定螺丝、增减枕木下方纸板的厚度、再拧紧固定螺丝。
    28、[整理]击弦机定位高度的调节:
    根据前面第7步检查所得的结果,对原击弦机定位高度不当、巳严重影响高音区音色的,在此应对键盘托上铁架底座螺杆的高度进行升降处理,同时用锤子将对应的上螺杆做相应的“打靠”处理,以保证击弦机装琴后的稳固。
    29、[拆装]装上琴键和击弦机:
    先按顺序一把抓起若干个琴键在下门板上磕一磕,将潜藏在键孔和间缝中的灰尘或是据沫磕出来,然后用装好“小圆形带毛吸嘴”的吸尘器将抓起键身上(包括下门板上滕出的空地儿)的灰沫吸净,暂时排放在中盘上,当所有琴键都“磕吸”干净后再按顺序将琴键装在键盘框上。
    随后手提击弦机两端的机架、让机架的下脚前倾斜向插入座在下螺杆碗槽上、接着让延音踏瓣的“传动杆”(支棍)与击弦机上的“抬档柄”结合复位、然后再将机架的上部试着推入“上螺杆”(注意观察此时弦槌的动态,对个别已经向前探出的弦槌,在机架还未完全推靠“上螺杆”之前,取一螺丝刀、诸一压下对应的“顶杆指头”,使顶杆上端自转击器鼓轮底部跳出,以免在推靠过程中、由攀带过长引起的属操作性的“机件误伤”)并靠紧,最后拧紧螺母。
    30、[查处]高音区击弦点:
    及时对已经做“下螺杆”高度调动的相关音区音色效果做以检查,并根据查得的不理想状况再次进行调整。
    31、[查处]“制音器”止音效果的检查与失灵的处理:
    对已经做“勺钉初调”、“制音器弹簧”调动后的“制音”效果做以检查,并根据查得止音不灵或不理想状况再次进行标记和调整。
    32、[查处]“制音器”止统抬开放、与分抬闭合:
    a、制音器统抬调整(即延音踏瓣踩下时的,众制音头的同时开放调整)。
    (a.1);先将延音踏瓣杠杆螺丝调到让所有制音器都能开启的状态。
    (a.2)用一只脚轻轻踏动延音踏瓣,观察过早和过晚开启的制音头。
    (a.3)用专用金属杆(竖豁口)调扳,伸向过早或过晚的制音器金属杆,进行适当“压、拉、抬、推”的调整。
    b、制音器分抬调整(即下键的同时,对应制音头开放时间早与晚的调整)。
    (b.1);预先制作一只放在槌柄与枕梁之间的,并可使被托起的弦槌槌头与弦的距离恰好为“静止开门”一半的尺子(长约330mm),夹放在槌柄与枕梁之间。
    (b.2);用一只手诸一缓慢抬起联动杠杆底座向上,即而观察对应的制音头是否与对应的榔头同时启动,分析出制音头开启的早与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连云港一生琴苑

9#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7:19:56 | 只看该作者
(b.3);用专用勺钉板(“L”形竖开口),自联动杆下方之间伸向并“抓住”过早或过晚开启制音器的“勺钉”,进行适当“压”、“抬”调整。
    33、[整理]调整“静止开门”  (击弦距离统调):
    根据前面第(9.3)步检查的结果,并结合拟定的琴键下沉深度,对尺寸不适的“静止开门”做“缩门”(增加弦槌枕粱背后或下脚的尼垫厚度)或“扩门”(缩减弦槌枕粱背后或下脚的尼垫厚度)处理(注意在调动之前,必须将原来木质弦槌枕梁变形弓曲的异常现象设法予以矫正)。
立式钢琴常规调律、整音、机械整理与修理工序50步[连载10]完
34、[查处]卡钉“空动”撑除:
    当“静止开门”定下来以后,为使平整键盘能够顺利进行,对顶杆与转击器鼓轮之间明显存有的“空动”(即键动槌不动)现象,在此应该予以排除(若无“空动”现象,可直接进行下一步,待键盘综合整理以后再去细调卡钉)。
    35、[整理]细平白键高度与平整度:
    (35.1)摆正键面:当局部单个琴键的键面不平,已出现倾斜或轻度变形时,应首先处理对应中枕上销钉的左右角度,将键面摆正后再做大面积的平整调整,否则势必影响平整的操作与效果。
    (35.2)测调标高,根据前面第(9.4)、(9.5)步中的检查结果,结合拟定的白键高度与下沉深度,跨骑分档,交叉设六点标高。
    (35.3)平整操作:用尺靠比照、持专用的“尼垫镊子”,对各局部高低不适的白键,做增减“中枕小尼圈”下“纸圈”厚度的处理(事先备好的、其厚薄规格可有:0.04mm一0.4 mm不等的若干种),直至各标高间的平整过渡。
    注意:当出现原有纸垫已经全部摘掉、但还需降低高度的情况时,最好的办法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更换“薄尼圈”(事先备好),在没有薄尼圈的情况下也只能视情用小手工刨或小刀削一下键杆“中孔”的底面,以取得降低高度的功效(在反复调与试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的摘、装琴键)。
    36、[整理]细调黑键高度(即黑白键的高度差):
    在乎整完白键之后,取专用“黑键高度尺”,持专用“尼垫镊子”诸一对每个黑键做增减中枕小尼圈下“纸圈”厚度的处理,以达到每个黑键表面距白键表面的高度差的完全一致(特殊降低高度的处理与白键方法相同)。
    37、[整理]琴键下沉深度调整:
    在黑、白键的高度都平整完之后,用专用“白键深度尺”诸一对每个白键做增减前枕大尼圈下“纸圈”厚度的处理(事先备好,其厚薄规格应该有:0.2—1.Omm若干种),黑键下沉深度的调整应该在邻近白键调整的同时进行,以避免过多次数的摘装白键。当出现原有纸垫已经全部摘掉、但下沉深度还不够时,只能通过更换薄尼圈(事先备好)的办法予以解决。
    38、[整理]键前孔与扁销钉间隙(键眶量)调整:
    检测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捏按琴键,分别在键静止和下沉两种状态下做左右摆动测试(标准:左、右应各有0.5mm的眶量)。
    调节方法:对左,右眶量偏大的,用“转动调节”扁销钉改变其角度方法来改善键眶量。
    39、[整理]琴键间缝隙均匀度的调整:
    对原键间间隙大小不匀的、或经平键盘时中销钉靠移后间隙不匀的,可用扁销钉扳手“掰动调节”扁销钉根部向左或右,改变原销角度来予以改善。
    40、[整理]细调卡钉或卡钉钮(卡钉钮又称:顶柱,卡钉木)高度:
    持卡钉板手,诸一对所有卡钉(或卡钉钮)做细致调整,保证既无“空动”(在临近湿度较大的季节调琴时,为防止日后可能出现的“噎,、断奏’,可以预留出0.5mm的间隙量)又无“悬柄”(即榔头的探出)。若所调之琴为卡钉钮装置,还需用“掐弯钳”对卡钉钮金属杆做一下与联动杆底座的对位调整(注意设法保证钮柱柱体的垂直和直线运动、减少对联动杆底座下卡钉尼“斜错运动”下的磨擦)。
    41、[整理]挡托与制动托对位:
    诸个弹下琴键、观察挡托与制动托抱住后的对位及角度关系(包括左右与上下)并持“掐弯钳”对接触错位、角度不合适的挡托杆进行吻合矫正处理(注意:禁止在挡托杆的中部“打弯”,并对挡托朝向偏斜的进行矫正)。
    42、[整理]弦糙“回程距离”(又称:“榔头停止”)调整:
    在键沉深度统一、卡钉高度调整及挡托对位调整以后,通过推拉挡托诸个进行弦槌“回程距离”的调整(推拉时必须用另一手压住对应的联动杠杆:正常击弦后的“回程距离”应在槌头与琴弦相距12mm左右,适当注意保持相邻的挡托在前后平面上的协调)。
    43、[整理]弦槌“断联距离”的调整:
    “断联”(又称:“拾调开口”、“榔头接近”)调整,可以说该为立式钢琴键盘机械部分整理的最后一项,应该在其它所有机械调整项目完成之后,选用与琴上调节器螺丝柄 (缩调柄)对应宽窄扳口的扳手,通过旋转调节器(缩调)的升降来实现理想的“断联距离”(较为标准的距离为:在使琴键缓缓下沉,弦槌移至离弦3mm(不能经常调整的琴可调至5mm)时产生“断联”为宜。在调整到这个尺寸之后,还需用最轻的力度去正常弹键进行一下测试,个别弦槌若仍有“连击”现象,应马上先检查一下对应琴键的下沉深度、卡钉的高度、挡托与制动托的抱合情况,当确认前几步均无问题时再适当加大些“断联”尺寸。注意在调整“断联”之前,必须普遍检查一下每个调节钮与对应顶杆指头的对位关系(可通过调整调节器横梁的前后定位来予以改善),并拧紧各个固定螺丝。
    为不使身体和琴凳频繁的左搬右移,上面的40、41、 42、43四项可结合在一起分音区进行。
    44、[整理]顶杆弹簧(盘簧)归位情况,键复位情况细查:
    在所有机械项目调整完以后,有必要对顶杆弹簧归位 (调整挡托对位时,“掐弯钳”有可能会将其碰错位)和琴键的复位(局部键面靠正时,由于“中枕销钉”的左右移动,使与原前销钉的关系发生改变,又有可能使键间间隙产生阻力性变化)情况再次做细致的检查,而且要分别在不踩和踩下“延音踏瓣”的两种状态下,以大力度的迅速下键和缓慢轻柔下键的两种方法来进行诸个测试,及时处理异常现象,消除因调动带来的故障隐患。

摘自《中国乐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2015年4月28日 星期二

臥式鋼琴常規調律、整音、機械整理與修理工序40步


臥式鋼琴常規調律、整音、機械整理與修理工序40(2010-06-09 09:39:39)轉載標籤: 音區擊弦機製音器榔頭白鍵架松鋼琴樂博琴行雜談 

作者簡歷:

  馬向東

  19594月生,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人,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音教專業。現齊齊哈爾市幼兒師範學校音樂教研室任職,負責學校鋼琴、風琴維修,2003年獲國家職業資格二級鋼琴調律技師。

 

  1、查處:斷弦,缺弦,“沙音弦”,“死音弦”的更換:

  (11) 卸上蓋、譜台架、鍵蓋、鍵側木、鎖門檔、壓鍵檔條。

  (12) 用事先準備好的吸塵器,視情選用“小圓形帶毛吸嘴”或“尖扁口吸嘴”將弦列、音板及鍵盤外露部分的灰塵清理乾淨。音板上被弦列擋住的部分,還應該用專用的“音板清潔條”(即寬約為;10mm,長約為:700mm,厚約為:05mm的鋼片條,其一端有一個用來穿抹布的條孔)來進行處理。

  (1.3)檢查弦列部分是否有斷弦、缺弦的情況,若有應立即更換上,對有“沙音弦”和“死音弦”的現象,此時應進行處理或更換。並將其調高出半音,對於更換後的裸弦還需用專用工具下壓去其內應張力,並再次調高。

  2、查處:琴鍵復位狀況:普彈半音階(踩下延音踏瓣),觀察各鍵下沉後的重定情況,並做出故障分析。對純屬鍵盤前銷孔狹窄造成的復位障礙,可直接用三角琴專用擴孔鉗進行處理。對於來自擊弦機部分造成的障礙,若不完全影響彈鍵發音,可先做出標記,待抽出鍵盤機械後進行處理。若已直接影響彈鍵發音,只得即刻將鍵盤機械抽出(注意:外抽鍵盤機械之前應先踩動一、兩次左踏瓣,外抽時兩手要抓鍵框兩鍘的底部,嚴禁在抽動時手或身體的其它部位觸碰琴鍵,以防止弦槌提升、弦槌柄被弦軸板或上楣板刮斷)進行處理。

  3、調律:音律初調:及時檢測音律的偏差狀況,若原琴之律偏低過多時(平均偏低5cent以上者),應立即用最快的速度進行音律的初調。當原琴律偏低過多時,可視情提高音高,打出音板回沉的“提前量”。

  4、檢查:機械關係及音色的綜合檢查:

  在音律初調後,需在全音域範圍內彈奏半音階或和絃,檢查一下機件開膠或破損帶來的機械雜音、觸感不良、反應不良;檢查製音器開啟與閉合狀況;感覺音色的總體狀況與各音區的特點;細緻觀察白鍵的平整度、感覺或測量黑鍵普遍高度及黑白鍵的下沉深度;細緻觀察弦槌槌氈的磨損程度,弦槌擊弦位置等情況;發現問題要做出相應的位置標記,為而後的調整、修理做出必要的心理準備。 

  5、整理:初設擊弦距離:為使後續的整理操作能夠順利進行,有必要在此時進行擊弦距離的初設與調整。

  (5.1)測調出每個音區各自的兩邊緣槌頭與弦的靜止距離(初設:46mm)

  (5.2)抽出鍵盤機械:前應先踩動一、兩次左踏瓣,外抽時兩手要抓鍵框兩鍘的底部,嚴禁在抽動時手或身體的其它部位觸碰琴鍵,以防止弦槌提升、弦槌柄被弦軸板或上楣板刮斷。當眾弦槌完全外出於上楣板時,兩手改抓鍵框兩側上方的擊弦機金屬架、同時用腹部抵住鍵框中部搬起,安放在事先準備好的、最好是足夠大的平板案臺上。

  (53)清理灰塵:用事先準備好的吸塵器,視情選用“小圓形帶毛吸嘴”或“尖扁口吸嘴”將擊弦機上下、前後,琴體內部即鍵盤托、製音器聯動杆上下、各個部位的灰塵清理乾淨。

  (54)按各區先前所設定的擊弦距離標高,通過調節卡釘,將所有的弦槌高度調齊。

  6、修理機械部件的綜合修理(結合在第4步中的檢查與標記)

  a 弦槌柄開膠、槌柄軸架松眶或緊澀的伸達尼和軸釘的更換及處理,及轉擊器其它破損件(柄、輪、皮)的更換與修理;

  b.聯動器軸架、震奏杆軸架、頂杆軸架松眶或緊澀的伸達尼和軸釘的更換及處理,及聯動器其它破損件(杆、簧、鈕等)的更換與修理;(修理聯動杆軸架,應先將眾槌掀起、卸下槌枕梁後進行。)

  c.製音器杠杆軸架、制音絲杆軸架松眶或緊澀的伸達尼和銷的更換及處理,及製音器止音失常的調整、破損件的更換;(修理製音器軸架,應先將選擇踏瓣抬檔取下後進行)

  7、整理“榔頭進行”(或稱“榔頭走位”即弦槌是否垂直上下運動)

  取一專用“提吊”或一細長杆(相當於擊弦機一個音區的寬度),或一螺絲刀,橫向托起整區或若干弦槌柄做上提下放的往復運動,觀察被托起的弦槌裡,有哪個(或哪幾個)弦槌在運動中與左右鄰槌是否發生了間隙變化,細緻觀察在運動中、間隙變化的槌柄哪個(或那幾個)為非垂直的“斜線運動”,當即應卸下斜線運動的槌柄軸架螺絲,在槌柄運動偏向對應一側軸架下方或轉擊器主樑上加粘厚度相應的膠紙條進行矯正處理(自左向右分段進行)。

  8、整理“榔頭朝向”(或稱“棉頭方向”,“榔頭角度”即槌頭是否垂直朝上,保證平面擊弦):

  為確保槌氈擊弦面吻合三()弦平面,使三弦等量受力,對原已“榔頭朝向” 偏斜但“榔頭進行”為垂直的、或經“榔頭進行”調整後朝向偏斜的(可結合鄰槌問上下間隙是否等距、提升某槌觀察與左右鄰槌在槌升降時的間隙變化)榔頭,須對弦槌柄加熱(用專用槌柄加熱鉗(靠槌芯本部位),或長嘴酒精燈、打火機火苗烘烤)施力加以

  9、整音“砂磨槌頭”:

  結合在第4步中所做的檢查,取預製好的砂布板、或專用砂布條夾,對原槌氈磨損較重的、溝痕較深的、或原音色普遍偏暗的音區進行砂磨,目的在於改善弦槌的形狀、擊弦面的平整度、槌氈表層密度,最終獲得音色的改善。操作方法如下:

  a 砂紙板磨法:

  自右向左,一手抓起一槌,握住槌柄和槌楦;另一手先持100120目的砂紙板先自下向上‘挑磨’槌頭內側槌氈;再自後向前‘推磨’槌頭外側的槌氈,將所磨起的氈毛聚集在槌頭擊弦點處時,再輕輕用砂板自裡向外砂磨,將氈毛帶下(注意:中低音區的槌形標準為蛋圓形、擊弦面標準為留有淡淡的原擊弦痕跡;高音區的槌頭稍尖些但不能磨成梭形,在保證留有淡淡的原擊弦痕跡的同時注意槌氈尖點要正對槌芯中線)

  再取一條320目砂布,用一手牽住一端,另一手將砂布的中段壓蓋在約四五個槌頭表面,自下至上進行‘拉磨’,並保證各槌的擊弦面垂直於各自弦槌的兩側面。用砂低板磨法,也可在無合適橐台的情況下,將鍵盤機械自鍵托上搬開旋轉180度,將鍵盤一端(即倒向)插入琴體,放在中盤托上進行。

  b 砂紙帶夾板磨法:

  這種磨法是預製一寬(6070 m m)、一窄(13略寬於槌200 m m)的砂布條木夾板,還須用一長杆(鎖門檔即可)墊在眾槌之下即弦槌枕梁上、讓所有弦槌能吃住勁兒來進行操作。

  取窄夾夾住裁好的等寬砂布條(100120),右手豎握夾柄、左手拇豎向、食指橫向夾扯砂布條的另端,用砂布條中部壓套在榔頭之上(右手夾柄一側在裡、左手扯條一端在外),以右手下戳左手順勢上提,再左手向下壓拉右手順勢上提的往復動作,對榔頭進行砂磨(自中音區上界開始平移向右進行)

  取寬夾夾住裁好的等寬砂布條(100120),右手緊握夾板,左手食指豎向、與食指橫向夾扯砂布條的另端,先以夾板平面(砂布蓋在表面)貼靠在高音區榔頭擊弦點的下面一側(右手夾板一端在‘裡’與‘下’、左手扯條一端在‘外’與‘上’),以右手下戳左手下跟後順勢上壓提拉的重複動作,平移砂磨整個音區裡側的槌氈。再以左手的食、中指橫向卷扯砂布條端、右手拇、食指調換原夾握夾板面,用砂布的中段靠壓高音區榔頭擊弦點的上面一側(右手夾板一側在‘外’與‘上’、左手扯條一端在‘外’與‘下’),以左、右手協調向下“掏拉”動作的往復,對榔頭的外側進行砂磨(自左向右平移至高音區下界為止,注意極高音區的幾個榔頭擊弦面不要磨斜)。寬寵夾夾住裁好的等寬砂布條(300—320目),以同上的方法對所有音區的榔頭進行細磨(自右低向左高磨移至高音區榔頭上界,直至槌形相對標準、高音槌槌氈厚薄適度,所有槌氈的擊弦面平直、所有的絨毛被打淨為止)

  在榔頭磨完之後,還須用事先準備好的吸塵器,視情選換“小圓形帶毛吸嘴”或“扁口吸嘴”將經磨榔頭磨下來的,落在槌柄、槌枕、聯動器上下的氈毛清理乾淨。

  10、整音槌氈硬化:針對音色明顯過暗的音區或過渡區,可選配濃度適宜硬化劑做槌氈的“硬化”以求得大範圍的初步改善。

  11、整理:震奏杆彈簧反彈力度的粗調:

  檢測方法:諸音下鍵、收力上提,觀察榔頭上跳的反應速度,過急、對緩均為錯誤。調節方法:對聯動器V型彈簧的琴可用專用“簧勾”將聯動器的“上弓” ( 即震奏杆一側的)挑出,參照先前反應做“抬推”(以震奏杆軸架為支點)加力或“摟拉”,拉磨簧弓”的減力處理,即而送簧復位再試。對聯動器為拉勾簧的琴可通過調節震奏杆彈簧調節螺絲來實現反彈的大小。

  12、整理:弦槌回落(即斷聯後的“弦槌下沉”)粗調:

  檢測方法:將鍵盤機械插入中盤,以測試斷聯的方法下鍵,觀察弦槌斷聯、回落並停止後槌頭與弦的距離,並調測出各區的兩邊點標高(4mm)。調節方法:抽出鍵盤機械,讓鍵框擔在雙膝與中盤邊之間。五指輕緩觸下五個鄰鍵(含標高)讓五槌斷聯後回落,另一手持調節工具用扳杆再輕輕“挑擔”一下五槌柄,使五槌再次得到自然下落,參照標高槌調節另四槌。然後以“新標”平移”測調,直至調齊所有槌高並與音區另端已設標高楗“合攏”。

  13、整理:弦槌斷聯(又稱“接近”)粗調:

  插鍵盤機械入中盤,調節所有斷聯調節鈕(縮調),使所有弦槌的斷聯呈2mm的距離。

  14、整理:弦槌對正弦位的調整(“排榔頭”)

  檢查弦槌與弦的普遍對位元情況,察看有否整體偏位元的情形、幅度有多大,決定是否需要做“統調”(即擊弦機的整體移動)

  統調的方法:抽出鍵盤機械,卸下琴左側圍板內的“限位元木條”,根據原整機的偏向與幅度,做加減“限位木條”與“圍板”之間的紙板厚度的處理。分()調的方法:在鍵盤機械還未插入中盤之前,預先將所有的槌柄掀起,將震奏杆上通長鋪蓋一薄尼條後將所有槌柄放下。插鍵盤機械入中盤,諸一下鍵觀察,發現偏位者,即而在對應的鍵身上,用粉筆根據需矯回的方向與幅度,諸個做出標記。然後抽出鍵盤機械,鬆開偏位元轉擊器的軸架螺絲,隨另一手掰擺扶正將螺絲擰緊(對原已正位的,在此時統緊一下螺絲也是非常必要的)。對偏位嚴重者,可設法矯正“豁口底軸架”琴轉擊器主樑上的“定位銷”,對“平底軸架”琴還可以加墊膠紙條(若是高音區,還可以結合適當串動弦位)來實現。此步驟有可能要重複測、調,鍵盤機械要很多次的抽出和插進,再次測試之前,還必須擦去先前鍵身上的標記。

  15、整理:聯動器與轉擊器凸輪的對位調整:

  將鍵盤機械置於案台,人站到鍵尾一則、自高音區開始,觀察88#震奏杆兩側邊與轉擊器凸輪的對位關係,通過調整聯動器軸架的定位來實現對位後,掀起已調槌柄,再向下查處第二個,以此類推。

  16 整理:擋托的調整:

  (161)檔托木立面(中,高音區用尺靠擺正法,低音區視與槌尾的吻合角度)角度調整;

  (162)擋托木與槌尾接觸時的左右錯位矯正;

  (163)擋托開口(即抱槌高度)初步設定:槌尾端線正置托木襯尼高度的一半。方法:自88#開始,適力抬鍵後端向上,讓槌上升——下落後被擋托抱住來觀察高低,隨即推或拉擋托予以調節,測試合格後將已調槌柄掀起再測調下一個,以此類推。

  17 整理:鍵盤枕框與中盤托之間隙粗調:

  (171)將擊弦機從鍵框上卸下(注意卸螺絲要“先中間,後兩邊”)

  (172)摘取所有琴鍵,清理枕框;

  (173)中、前枕銷擦試拋光(用棉布條卷套拽拉)

  (174)枕框負重:將擊弦機裝座到空框上,保持原定位關係(上螺絲時要“先兩邊、後中間”)

  (175)置平枕框:將枕框(無鍵卻帶機)插入中盤、檢查與中盤的配合情況、上緊鍵側木後,進行各點的敲擊診斷。各點聲音以“實”為准,若“虛”則調整鍵側木下或旁邊的原有紙墊,根據情況做增減處理。

  (176)框與托之間隙調整:擰緊鍵側木,各點“實”了以後,取報紙裁若干條,分別插入鍵框中枕幾個分檔下方(即與中盤托的幾個接觸點處),同時調整對應各點中枕上的升降螺絲來實現正常間隙關係:“紙條可感覺有阻力地抽動,而不至於在抽動時被撕斷”。此步的檢測與調整,各點均要迴圈做兩到三次才能達到滿意的程度。

  (177)框、盤接觸面潤滑處理:抽出鍵框機體部分,將中盤表面噴撒潤滑物(滑石粉即可),然後將擊弦機從空框上卸下。

  18 整理:鍵中銷孔間隙調整:

  檢查方法:插上琴鍵,用手推起鍵前端(立面)向上(注意抬鍵不要過高,以免中銷孔受傷),然後鬆手讓鍵回落觀察反應(反應遲緩或落不到底的均為異常)

  處理辦法1:摘下琴鍵;取專業的中銷孔擴孔刮刀自中銷孔上方順扁插下進行擴刮,另一手用手指抵住鍵孔下面的出口,待擴孔工具前端碰觸到抵口的手指停止(即而使孔槽底壁厚度、銷孔內徑成為工具所制約下的3mm尺寸)

  處理辦法2:在沒有專業中銷孔擴孔刮刀的情況下,可用通錐自鍵孔益一方(即上方)插下並垂直向下適度鑽擴。絕對不允許用錐狀器具自琴鍵中孔的下麵插入鑽擴,避免松眶過度(俗稱:鍵杆“拉抽屜”)、觸感失調。當所有鍵孔查處後裝好擊弦機(保持原定位關係,上螺絲時要“先兩邊,後中間”)

  19 整理:白鍵高度及平整:

  (91)擺正鍵面:當局部單個琴鍵的鍵面不平,已出現傾斜或輕度變形時,應首先處理對應中枕上銷釘的左右角度,將鍵面擺正後再做大面積的平整調整,否則勢必影響平整的操作與效果。

  (192)測調標高:跨騎分擋,交叉設六點標高(自中盤上臺即鍵框前枕底邊兒至鍵皮簷下64mm)

  (193)平整操作:將鍵盤機械懸空架起(即只需支架左右兩點),持三角專用的“尼墊鑷子”(抓住紙圈並能扯砰摘下的相當於止血鉗子的鑷子),對兩標高鍵中間高低不適的白鍵,視情選用(事先備好、其厚薄規格最好有:004mm04 mm不等的並帶有豁口的紙圈)厚度適宜的紙圈,來做增(用—鋼板尺從鍵框下伸向中枕,將欲加墊之鍵的尼圈連同鍵身一同托起,另一手持夾著紙圈的鑷子,將紙圈送入尼圈與中枕之間)(用鑷子抓住欲減墊之鍵尼圈下的紙圈並扯下)中枕小尼圈下“紙圈”厚度的處理,直至各標高間的平整過渡。

  20,整理:黑鍵高度及平整:取專用“黑鍵高度尺”一一測量,用同上的方法諸一對每個黑鍵做增減中枕尼圈下“紙圈”厚度的處理,以達到每個黑鍵表面距白鍵表面的高度差(12mm)的完全一致。在沒有“黑鍵高度尺”的情況下,可參照白鍵的查處方法設標高後用尺靠進行。 21 整理:鍵前孔與扁銷釘間隙(鍵眶量)調整:

  檢測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捏按琴鍵,分別在鍵靜止和下沉兩種狀態下做左右擺動測試(標準:左、右應各有05mm的眶量)。調節方法:對左、右眶量偏大的,用“轉動調節”扁銷釘改變其角度方法來改善鍵眶量。

  22 整理:琴鍵間縫隙均勻度的調整:

  對原鍵間間隙大小不勻的,或經平鍵盤時中銷釘靠移後間隙不勻的,可用扁銷釘扳手“掰動調節”扁銷釘根部向左或右,改變原銷角度來予以改善。

  23 整理:鍵盤枕框與中盤托之間隙細查:

  插鍵盤機械入中盤,用手掌與腕的連接處“扣擊”鍵盤中枕升降調節銷柱的附近,以另一手稍用力上提轉擊器主樑“扣擊”無聲響,再加力上提主樑“扣擊”有聲響為准。

  24 整理:弦槌斷聯(接近)細調:

  調節所有斷聯調節鈕(縮調),使所有弦槌斷聯呈2mm的距離。

  25 整理:白健下沉深度調整:

  用專用“白鍵深度尺(10mm)”輕緩壓下(調測斷聯的下鍵方法)欲調測的白鍵,根據“深度尺”表面與鄰靜止鍵面是否一平,做增堿“前枕大尼圈”下“紙圈”厚度的處理(事先備好、其厚薄規格最好有:02 mm05 mm10 mm等若干種)

  26 整理:擊弦距離細調:

  依據彈琴者對鍵觸感輕重的要求與個人喜好,設定出每個音區兩邊的標高(稍顯重46mm;適中47 mm;稍顯輕48mm)。抽出鍵盤機械,按各區先前所設定的擊弦距離標高,通過調節卡釘,將所有的弦槌高度調齊。

  27、整理:黑健下沉深度調整:依照白健在輕緩下鍵過程中,自斷聯開始到鍵沉到底兒這一段“余程量”的觸鍵感覺,去查處每一個黑鍵,以求得黑白鍵“余程量”的協調統一。與鄰白鍵相比黑鍵“余程量”若小則需摘紙圈,相反則需如紙圈。 

  28、整理:弦槌停止位置(即擋托抱住槌尾時的離弦距離)細調:設定分區標高(15mm)後,抽出鍵盤機械進行諸一細調(方法參見(163))

  29,整理:震奏杆彈簧反彈力度的細調:

  檢測方法:插鍵盤機械入中盤,諸音正常下鍵、抽力控鍵,梭查榔頭上跳的反應速度,對過急或過緩的需在對應的鍵杆上做出能反映程度的標記,然後抽出鍵盤機械。

  調節方法:依據先前鍵杆上的標記,對聯器V型彈簧的琴可用專用“簧勾”將聯動器的“上弓” (即震奏杆一側的)挑出,參照先前反應做“抬推” (以震奏杆軸架為支點)加力或“摟拉”,“拉磨簧弓”減力的處理,即而送簧復位再試。對聯動器為拉勾簧的琴可通過調節震奏杆彈簧調節螺絲來實現反彈的大小。

  30 整理:頂杆前後位置的調整:

  標準:頂杆的裡邊線須對準凸輪芯木的裡邊線。調法:插上扳子後,先輕拉一下,再用另一隻手壓一下震奏杆,調頂杆調節螺絲(頂杆縮調)使頂杆到標準位置後,掀起已調過的槌柄,自左向右,諸個進行。

  31 整理:震奏杆高低位置的調整:

  標準:震奏杆上平面要高出頂杆頂端(以最高點算)01 mm02mm

  處理:升降震奏杆高度調節螺絲(震奏杆縮調)

  32 整理:擊弦距離的再次確認:

  插鍵盤機械入中盤,請彈琴者試奏。參照彈琴者的建議,再次確定出每個音區兩邊點的標高(稍顯重4 mm;適中47mm;稍顯輕48mm)。抽出鍵盤機械,按各區先前所設定的擊弦距離標高,通過調節卡釘,將所有的弦槌高度調齊。

  33 整理:斷聯、回落、反彈的再次確認:

  按三者正常應有標準關係諸一進行細緻檢查(即槌離弦2mm始斷聯、接著自斷聯點向下回落2mm,回落後即而有一個向上01mm02mm的“微小抬頭”)。對斷聯與回落各自的距離過大或過小、兩者關係比例失調、槌上下所產生震動感的大與小幾方面表現,要及時做對應細緻的調整,以求得各自的標準與相互的協調關係。

  34 整理:製音器開啟後的“上提量”調整:

  測法:插鍵盤機械入中盤,分音區正常下鍵並保持,另一手抓對音的制音頭再度上提並放下,來感覺再度上提的“量”有多少。

  標準:2mm。調法:抽出鍵盤機械,調整製音器聯動杆上限木擋的定位。

  35、整音:三弦平均受力的檢測與調整:

  預先將所有的槌柄掀起,將震奏杆上通長鋪蓋一薄尼條後將所有槌柄放下。插鍵盤機械入中盤,下鍵讓槌頭靠弦後依次撥響三弦,通過發音程度予以判斷並在對應的鍵杆上做出處理標記。然後再抽出鍵盤機械,按鍵身上所做的標記,取更細的砂板(或金屬銼刀)並用一手的拇指遮擋住原低點,輕輕砂磨較高的局部槌氈。

  36,調律:音律細調:

  在機械全面整理完以後,接下去該用正確規範的調律方法(包括基準音組的分音方法及與之相配套的全音域擴展方法)進行細緻的調律,若經檢測發現經第一遍初調後,音板回沉幅度較大、普遍音高還偏低過多時,有必要先進行再一次快速的粗調,然後再細調,否則細調後音準的穩定效果不會很好,其穩定期也不會很長。 

  37,整音:音色細調:

  在音律細調之後,要細緻彈聽檢查各音區的音色狀況(尤其是經過前期槌氈“硬化處理”的區域),結合聽取使用者的意見、適當的選用“硬化”或“軟化”法、先處理音色明暗表現極端的弦槌,然後再做整音域的協調處理(注意:處理音色的方法必須規範,要以反復多次的小幅度處理來避免急於求成,以防失去原有的音色本質)

  38,查處:踏板狀況的檢查與處理:

  在音律、音色細調之後,要對“延音踏瓣”、“弱音踏瓣”“選擇踏瓣”的工作狀態做下檢查(踩下延音踏瓣,應在正常“制音”的前提下使“制音頭”統抬後離弦6mm8mm,的距離為宜,為彈奏者提供留出做“全踏瓣”“半暗瓣”“14踏瓣”的變化空間;踩下弱音踏瓣應使整個鍵盤機械右移5mm為准;踩下選擇踏瓣功效正常;)與調節處理。

  39,查處:共振雜音現象的查處:

  (391)裝上壓鍵檔條,鎖門檔、鍵側木、鍵蓋,譜架,上蓋。 (392)細緻對全音域的每個音或和絃進行大力度的彈聽,對於存在有非機械性的雜音現象應進行排除。

  附:琴鍵靜阻力的配重:

  琴鍵靜阻力的配重,應該在整個鍵盤機械全面整理以後才能進行。演奏琴的標準為:下沉重量為46g—48g (低、中、高音區大體一致,或根據演奏者的要求將低音區做略重的處理)。復位重量為24g (有些演奏者習慣鍵復位的動作反應快些為好,可能復位重量要加到28g才能使他滿意)。查處方法:設定配重法碼重量、放列琴鍵的最前端,觀察下鍵動作的過緩或過快;取適量鉛塊放在鍵杆上移動,當鍵下沉反應快慢合適時,在鉛塊位置處做以標記。諸個測量之後,將擊弦機卸下,輔取琴鍵,按所做標記在鍵杆一側用電鑽打孔,裝入並嵌緊鉛塊(復位提升重量在整理過的擊弦機上,一般不需要做測試與調節)。調整後的基本標準效果為:下鍵動作反應不快不慢,復位提升反應以快為好。

  40、說明:

  最後應該請彈奏者試奏、聽取其意見,同時有必要向其介紹:木質材料、琴鋼絲材料、以及設計結構下自然變化的特點;溫度、氣壓、尤其是濕度對音準穩定和對機械關係的影響;適合內陸地產琴和沿海地產琴擺放相應的濕度環境,如何調節與控制濕度以避免後患;客觀解釋此台琴原有狀況及調整後狀況在音準、音色、觸感等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及而後還會出現的必然變化;客觀解釋用戶對調整前後在感覺上可能產生的錯覺;其目的在於:加強用戶對鋼琴的瞭解;提高使用者對鋼琴定期調整的認識;讓用戶對調琴前後主要機械性能變化、聽覺和觸覺上的變化,對調琴者所付出的勞動、有個較為客觀的評價。